每天跑跑腿,就能轻松过万,这个行业年轻人正疯狂涌入!

发布时间:2022-01-10

月入过万听上去是不是很吸引人?

  可是今年许多工厂开出了月薪上万的优厚条件,却几乎招不到人。

  每年年后,都有招工难的新闻,招工人数都在不断下滑,而今年许多工厂甚至出现一个工人都招不到的现象。

  工厂为什么招年轻人嫌弃?

  一说到招工难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:还不是钱太少。

  其实,今年很多工厂都开出了相当不错的薪资,一个月6000+,7000+都不算有竞争力的,月薪过万的工厂也比比皆是。但是应聘者却还是不太感兴趣。

  我觉得这恐怕还是和新一代年轻人的观念有关系。

  新一代年轻人难道不喜欢钱吗?我认为不是,但是钱的比重确实在下降。

  我们公司大部分都是90后,甚至95后,我跟他们聊过一些对工作的期望。

  基本上所有的孩子也都会说到期待高工资,但同时,几乎所有人也都会提到其他的因素。

  我总结了一下大概分这么两类:

  一类是干得舒不舒服,就是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,比如公司有没有零食,同事关系是否和谐,节假日是否充裕等等;

  还有一类就是成长条件,也就是说,在这个公司是否能学到新技能、新知识,是否有比较畅通的晋升渠道,绝对不能是同一件事干到死。

  想想我们小时候,大家都认为工人是一份稳定的工作,可能你要进工厂,还得请客送礼托关系。

  但是现在年轻人确实成长环境不太一样。

  首先,这代年轻人大部分成长环境都比较优越,除非从小遭遇一些家庭变故,很少有真正缺过钱的,像《人民的名义》中赵德汉那类“穷怕了”的人,真的不太多见;

  其次,现代父母很少会有教育孩子将来当工人的,哪怕自己是工人的父母,也不愿意让孩子再当工人了;

  再次,这一代年轻人从小接触到的信息较多,对工作,对人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。

  更何况现在许多工厂的工作环境仍然非常恶劣:噪声、粉尘、高温等等严重危害健康的不利因素依然大量存在。

  许多工厂虽然开出了上万的月薪,但是要求工人一天工作十三个小时,而且还没有五险一金。

  更别提很多工厂管理者对工人的态度也令人不舒服,许多年轻工人感觉在工厂得不到起码的尊重。

  年轻人都去哪了?

  工厂招工遭遇寒冬的同时,外卖行业的招聘数据却在不断攀升。

  2015年,美团外卖骑手人数只有1.5万,而去年第四季度,日均活跃骑手人数已经将近60万人;饿了么旗下蜂鸟骑手的注册人数更夸张,早已突破300万人。

  美团2018年发布的《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》显示,美团外卖骑手中80、90后占比高达82%。

  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数字比较有意思,就是31%的骑手的上一份工作是产业工人,另外还有16%是餐饮业从业人员,13%个体户/小生意人,还有3%的是企业白领。

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

  除了外卖骑手之外,快递行业也在不断分流年轻人。

  《2018快递员群体洞察报告》显示2016-2018年,快递员数量增长了50%,从年龄层分布上看,增加的这部分快递小哥中,有大量都是21-30岁之间的年轻人。

  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的工作,和产业工人相比,有很强的吸引力。

  首先月收入至少没有什么劣势。从蜂鸟配送《2018外卖骑手报告》的数据来看,骑手的收入高于来源地月平均工资幅度最高达到20%以上,收入过万也绝非个例。

  而根据新闻报道,2018年富士康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6000元。

  但从工作环境来说,外卖骑手工作时间自由,环境更好,能自由掌控工作强度,只要足够勤快,就能多劳多得。

  同时,外卖骑手在工作中也能得到相对的尊重,从调查数据来看,只有15%的人认为没有得到外界的尊重,54%的骑手认为个别不尊重,27%的骑手认为基本尊重。

  骑手把外卖送到用户手上,多少能落一句“谢谢”,实在配送紧张了,还能打电话跟用户沟通一声,偶尔还能跟用户来点别样的互动。

  而没日没夜扑在产业线上的工人,一切行为动作都有标准化的流程,很多工人其实相当于是机器的一部分,工厂老板往往也在把他们当机器人来对待,工作中很少与外界沟通,在社会上也缺乏认同感。

  相比之下,工厂招工难,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了。

更多相关新闻
  • 点击拨打加盟热线:
  • 公司地址:中国 · 郑州正商和谐大厦B座
  • 备案号:豫ICP备12011596号-3